引领全行业拿起“金刚钻”

  从身无薄技的农家子弟,到技压一方的行业标杆,这位从大山中走出的农家孩子,靠着勤劳勇敢,筑成广厦千万间;凭着开拓创新,探索行业发展新技术;怀着赤子之心,初心不改回馈社会。这就是“全国优秀农民工”荣誉获得者、福州星阳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油漆班组长——郑金灿。

  郑金灿出身福建大山深处,20多年前走出大山闯荡世界。因外墙油漆工作危险大,少有人愿意干,郑金灿就从这一工作做起,开启了他的建筑生涯。

  为了学习到技术,他虚心向前辈学习,研究施工图纸,摸索不同墙体的处理技巧,比较不同漆质的涂刷质感。凭着勤学苦练,郑金灿很快就成为内外墙涂刷这一行的能手。

  郑金灿还处处留心,不断请教学习外架建设、钢筋捆扎、模板浇筑等不同建筑工种技术,从普通技术工人一步步脱颖而出,成长为班组长。

  凭着自身的精良技艺、对各类施工工种的精通,郑金灿开始带领团队负责各种高、大、难、新的工程建设项目。从业以来,从事油漆涂料和外墙脚手架的施工面积高达100多万平方米,所有工程均获评市优良工程。

  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,郑金灿琢磨的不单单是个人实施工程技术的提升,更多的是提高行业工艺的整体效率。

  福州大学城是福州地区集教育、文化、生态、生活于一体的多功能园区,也是福建省重点工程之一。2002年,郑金灿率领的班组负责大学城内外墙涂料的施工工程。

  “当时,福州地区所有的内外墙涂料工程,都是靠工人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地刷出来,完全是人海战术。”工期紧,工程要求高,揽下大学城项目这一“瓷器活”,郑金灿不断探索技术革新,寻找“金刚钻”。

  当时最为先进的喷涂设备——无气喷涂机,多应用于船舶涂刷行业,由于投入成本高,技术方面的要求新,建筑行业很少采用这一技术。为缩短工期,郑金灿果断引入这一设备,并对涂料搅拌工艺进行改进,钻研使用技巧和养护方式,对实施工程人员进行密集培训,将项目工期缩短了近一半,同时还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,实现喷涂涂层平整光滑无刷痕,有效提升涂层附着力和使用寿命。

  “现在无气喷涂机已经相当普遍,但是在当时,我们可是福州第一批使用者!”郑金灿和记者说,节省成本,提高功效,他的成功引发行业纷纷效仿,开启了福州业内科学涂装与管理的大门。

  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,是全国首届青年运动会的主场馆,也是郑金灿最为得意的作品。远远看去,巨大的主体育场如同一颗硕大的白色海螺,流线形的“身材”配以质感的钢结构“骨架”,现代感十足。然而这一独特的造型,却给负责外立面喷涂以及外墙脚手架施工的郑金灿出了个大难题。

  “主体育馆设计独具匠心,运用了多处流线型的异型墙体设计,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无法采用常规喷涂手段。”为达到最佳呈现效果,郑金灿带领团队自己动手,根据每一面墙体的造型,重新用钢丝捆扎定制模具,对每一处细节精雕细琢,精益求精。最终这一项目斩获2014-2015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,这是国内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项。

  23年前只身闯荡,如今郑金灿成长为拥有15个小组、200余名工人的班组长。在发展工程事业的同时,郑金灿也积极带动村里的闲余劳动力,帮他们学习各种施工工艺,先后对500多人次进行培训。目前,仅郑金灿所在的班组,就有数十名同村的小兄弟在他的带领下走上富裕的生活,解决了就业问题。

  郑金灿的公益之心不限于此,四川彭州、福建南平、三明,都留下过他奔走的身影。2008年,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,郑金灿主动请缨,带领班组成员奔赴福建对口援建城市彭州;2010年,福建中北部普降暴雨,南平、三明等地发生严重自然灾害。郑金灿再一次带领班组成员整装出发,负责三明将乐县安置房等多处工程的重建工作。